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最后的反击

第六十五章:“孤傲的特种兵”(五)

张总所说的“同步”,其实正是与CTO公司(“楚渔尖端文化科技公司”的简称)的**数据处理中心的超级电脑的同步。当他按下一个按键时,顿时,在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个3D地球的景象。在3D地球上标示的“中国”地幅上,有两个红点开始闪烁了。张总知道,此时正在显示出这个地点与北京的成功连接状态——2级状态。但似乎,信号并不是最好。看到数字2,他摇摇头,不过,还是很顺利地把3D地球景象放大到“实时动态三维状态”了。

现在,屏幕上已经能够清楚地显示着德军“凯西特遣群”在这个地幅里的进攻战斗队形的轮廓了。而且,轮廓不断地变得越来越清晰了。这时候,他才抬起头来对郝军点点头,意思是可以实验了。

郝军也点点头,对着话筒轻声说:开始。说完后,他凑近张总的电脑屏幕大致看了一下,这是一条处在隐秘传输的状态显示图标,无线标志上边打着一顶黑礼帽的模样。这么有意思的神秘的标识,他可是第一次看到过,就有些好奇地问:“张总,你的电脑与北京同步,进行无线信号的相互传输,就不怕信号辐射而暴露咱们的位置吗?”

张总此时抬起头来,对着他笑了笑,并未说什么,只是用手指着屏幕说,“不会暴露的。至于为什么不会暴露,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给你讲得清楚的。来,咱们开始实验。”然后,张总随手在电脑的侧端接入一条线,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圆球来,一头**线头端口,一头把圆球用支架咔嚓一下固定好后,并按下按钮。只见,臧继荣(书友:“臧继荣”)的七分之一的三维全息图像立即展现在桌子上。

此刻,在北京CTO公司的总部,臧继荣已从他的“高原大气与物理研究项目小组”会议室里借故出来,然后偷偷溜进到另一间房门上没有任何标识的房间里。

这个房间并不大,只有一块大屏幕,大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张总同步看到的“实时动态三维状态”。在这个状态下,同步展示出“孤傲的特种兵”小组所在的精确坐标。此时,他的操作台上,摆放着三个圆球形三维影像生成器。图像生成器上展示的分别是张总、耿大校和“金波巴特001”的全息影像。

耿大校则仰躺在操作台上,盯着上方张总的全息影像。他所处的位置,是CTO地下实战试验洞库里的那台一百多米高的“机甲战士”的大脑袋里。对于郝军提及的远程通信中的隐秘传输问题,他是十分清楚的,因为这是他设计的。在另一台“机甲战士”的大脑袋里,安大校和秦风正在抽着烟。但两人的表情看起来并不开心,毕竟大空战结束了。而周大校则监控着臧继荣的一举一动。因为,这是他徒弟的第一次实战实验,而且是秘密进行着的实战实验。

臧继荣又启动了第四个圆球形三维影像生成器,打开了周大校的全息影像,轻声说,“师傅,我开始了。”周大校的全息影像点点头。他,这才按下操作台上的一个红色按钮。登时,大屏幕上,显示出德军“凯西特遣群”的第3机甲战士营最左翼,也就是靠近东边的几台机甲战士的俯视影像。眼看着,第3机甲战士营左翼最靠东的一个机甲战士上了那侧的山腿,山腿临近“开阔地”的几棵小桦树,顿时被这家伙踩得稀巴烂。

“开火吧,将军,该你们伟大的德军在中国战场发威了。”美国第8集团军群的司令官沃特对着德国A集团军司令官古德里龙这样吹捧着说。古德里龙上将听到沃特的话后,立即对副官说开始。现在,他俩眼前的大屏幕上清楚地显示出德军“凯西特遣群”已越过“熊”攻击线了。这个“熊”线,就是“联合国军”所定义的“近战地域线”。这条蓝色的弧线,距离松山要塞主峰东临岭16公里。

遂行地面火力准备的是德国A集团军的地面重炮旅和全般火力支援旅。其中重炮旅的最大射程60公里,此时它距离东临岭有40多公里。而全般火力支援旅的最大射程120公里,此时它距离东临岭有70公里。

首先开火是重炮旅的175毫米的加农榴弹炮。三分钟后,当175加榴炮炮弹落在东临岭那座早就被炸得残破的碉堡上时,处在山体洞穴中的中国军人忽然被嗡嗡的声音震得耳朵生痛。

杨矛和汪勇也听到了,俩人忍不住捂住了耳朵,并相互看了看,同时露出难以忍受的表情。

“立即关闭山顶通气孔,封闭所有半山以上的洞口!”汪勇看到师长的表情后,立即对着一个话筒下令。一分钟后,汪勇能够感受到连续落下的重炮炮弹不再是嗡嗡的啸叫声,而是像敲击鼓点的嗵嗵声。这样适应了一会儿,感觉到还行时,汪勇就对杨矛说,“师长,这样下去恐怕咱们承受不了的。”

杨矛看了眼政委,政委显然还没有适应过来,一脸的的痛楚和茫然。就大声说,“政委,你看我们要不要反击?”政委似乎听到了,就艰难地点点头。然后,杨矛就看着汪勇说,“参谋长,让你的重炮准备开火吧。”

汪勇正要下令,忽然接到一名机要参谋递给他的电报,说是机要上接到的专门让他看的电文,看后即销毁。汪勇以很奇怪的神情接了过来,并看了看师长和政委。师长和政委都点点头。他这才拆开看开了。那边,师长和政委相互看看,都没说什么,只是默默地盯着汪勇。

电文上说:立即执行“猛禽”计划的A计划。署名是:李向龙。

看完后,汪勇大声对着师长和政委说,“两位首长,我们可以动用一两门重炮反击,但最好不要全部动用。这是我的建议。”两位首长都使劲点点头,意思是同意了。他俩现在都感觉到了,这松山要塞保卫战到现在,真不是简单的事儿,什么大空战,还有自己的参谋长接到密电这事,看起来一定会没完没了。俩人甚至都在想,会不会有密电给自己呢?两人正想着,那边汪勇打开打火机,把密电烧毁了。然后,那位机要参谋看到这一幕后,才匆匆离去了。

汪勇也不知道他俩在想着什么,就拿起一个红色的电话轻声说道:“执行!”

在东临岭反斜面的一处山洞里,松山要塞炮阵地第1炮兵连全体人员正在休息着。前边,戴军长无意间检查时大家表现得不错,连长李力立(书友:“李李立”)很高兴,就让大家休息一小时。这里的嗡嗡声虽然稍大一些,但李力立清楚,当敌人尚未进攻时,最让人忧虑,但真的进攻了,反倒让人轻松。他坐在自己的床铺边上正在抽着烟,反倒能够静下心来想点事。他在想什么事,没人知道。他身边,通信员正守着一台红色电话。当然,还有蓝色和其它颜色的电话。

“连长,参谋长电话。”连通信员迅速把红色耳麦递给了他。

是!是!马上执行!通信员只听到连长这样说,然后被连长一招手。

很快,位处东临岭反斜面靠近城市一角的战备隧道的主大门小广场对面,一座小山包正在缓缓裂开。这个情形让很多正在站岗放哨的警卫们很诧异。尽管德军的重炮肯定打不着,但他们正卧倒在掩体里,捂着自己的耳朵。哨兵们从未见到过这个小山包还能移动,所以眼睛都瞅着这一幕,显得很惊奇。

只见,随着小山包裂开成两半又分向两边,随即,一座炮台缓缓地露了出来。明眼人注意到,这炮台的炮口几乎是垂直向上的。天!炮口这么粗啊。有人甚至喊起来了。

炮台终于升稳当了,而且炮口稍稍向东临岭东北方向垂下一些。只见炮口稍作停顿后,一发粗大的炮弹便怒射而出。当这发炮弹刚一出膛时,几枚德军的380远程火箭弹雨点般地在主大门前边的小广场上爆炸了,登时,几辆早被炸成残骸的车辆,又被重重地炸飞起来,再又重重的落了下来,摔成更多的残片。

炮弹几乎是沿着东临岭反斜面的倾角向上飞着,然后一直飞到云层里,再也看不到了。“云起衣侦察小组”的云起衣和他的老班长,通过一台高速高清晰度的追踪式摄像头仰视的镜头所展现的图像,清楚地记录下这一幕。那道漂亮的弧线,真是太漂亮了!战争,真是男孩的游戏啊。这是云起衣此时心里的感慨。但老班长此时还在盯着自己的屏幕,对这个景象只是用眼角瞄了一下。

“这是咱们的要塞炮。我当新兵时,就在那儿负责维护。口径540毫米。”老班长这样轻描淡写着。

“班长,是不是像重型迫击炮那样的?”云起衣这样问。

“是的。但这么大口径的,就不是迫击炮的概念能够解释得了的。应当叫要塞炮。”老班长给他纠正了一下。这番回答,让云起衣大为惊讶,原来老班长这么精通要塞区的装备啊。他这样赞叹着,但他所不知道的是,这位老班长在当过维护兵种后,以后又当了要塞炮炮班长。

“飞回来了。”云起衣这样说。屏幕上,炮弹又从云层中飞下来了。向着东临岭东北方向,飞掠而去。

“注意观察!”白正帆这样吩咐他的8班长。此时的他,已离开炮队镜,在自己的通信机上快速地点按着。他在把每个机甲战士的位置和形状特征全部快速地标注下来,并迅速传输回到机步第187师情报中心。

他们全部都一个球样,都是巨型钢铁人的形状。这是潘玉强看到白正帆传输回来的数据后,所发的感叹。如果说之前看到过的全是俯视图像的话,现在,则看到的是步兵视角的图像。这个视角看到的图像,简直太令人震撼了。

这些钢铁的巨型机甲战士,个头都在30多米高,甚至有的达到50米高,那要打下东临岭,太简单了。想到这里,他的眼睛盯在情报中心的一块大屏幕上,大屏幕清楚地显示着“松山要塞地形图”字样。他按了一下转换键,然后在东临岭的立体地形图的上方,显示出的数字为578米。潘玉强明白,这就是说东临岭的比高为578米(所谓“比高”,就是东临岭最高的高程点的高度与松山的平均高程点的差值。)天啦!这些可恶的机甲战士只需要跑几十步就跑到山顶上了。

其实,那也不见得。因为东临岭对着东北方向的,山腰以上多是悬崖峭壁,只有山腰到山腿一线,才适合于展开攻击。想这一点的是军属重型狙击连的李浚萁连长。他也同步看到这一幕了。其实,他的连队也是“猛禽”计划的一部分。不过,有所不同的。

“老西,你看,敌人正在炮击我们,我们会怎么办呢?”李连长实在不想听这些低沉的嗡嗡声,感到有些无聊,就这样开了腔。

“我们也应当还击,依我的看法,决不能这样被动挨打。”老西此时盘腿坐着,怀里抱着他那支仿真枪托。

“可是,你没有制空权,你的炮很快会被人家打掉的。”李连长说完这话后,顿时后悔了。因为,他实在不想说这样的真话。但,他说的话是真的。

果然,当李力立的11号要塞炮连续打完第四发炮弹后,尚未等第一发炮弹落地时,十几枚德国的重炮弹就扑天盖地炸响了。其中有一发,甚至快打着了那炮台了。但哨兵们看到,那炮台丝毫没有打算隐藏下去的举动。

哨兵们一边赞叹,一边感到很奇怪。

云层里,一张无形的网正在分散着,那是飘飘洒洒的金属铂片形成的网阵。网阵,正缓缓地向德军第3机甲战士营方向飘去。几架“联合国军”空军的战机飞掠而过。而那枚炮弹,正对准着第3机甲战士营的最左翼的那个机甲战士横空俯冲下去。

“凯西上校,你能听到我的话吗?”古德里龙将军这样吼叫着,因为他发现,在“凯西特遣群”的上空,正在形成一团电子迷雾,而且似乎越来越大。

“将军,我能听到您的声音。我们正在等待C-0时刻(C-0时刻,即冲击的0时,即冲击开始时刻。)。”他一边操纵着自己的机甲战士,一边看着舱外,一边回答着司令官的话。

“上校,那是什么?”他的3号操纵手突然发出了惊叹。

凯西上校眼角一扫看清楚了,那是一枚巨大的炮弹,直扑第3机甲战士营的位置。

“注意,核防护!”凯西上校立即下达了这个口令。

“什么,什么?中国军队使用了战术核武器?你再重重一遍。”古德里龙上将听到凯西的口令后,在那边的话筒中发出这样的吼叫。而这一点,把旁边的沃特将军吓得脸白了。

中国人,真要打地面核战争吗?他这样一想,立即拨通了李微将军的电话。

“总司令,松山守军还击我们的可能是核炮弹!”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